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供应伊利、新希望、王老吉、东鹏特饮等企业,内资第一大无菌包材厂商新巨丰IPO过会,基石资本半个月收获4家过会企业!

2021.07.2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30281652939383_.pic.jpg

7月23日,基石资本所投企业新巨丰的首发上市申请被创业板上市委审批通过。加上7月9日过会的普瑞眼科、16日过会的凌玮科技和20日过会的云从科技,基石资本半个月收获了4家过会企业。

30291652939387_.pic.jpg

你可还记得小时候,那一个个充满期待的清晨?

打开家门口的奶箱,取出一瓶本地生产的新鲜牛奶,美好的一天由此开启。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些奶箱一个个消失了,而我们只要随便走进一家超市或者便利店,就能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牛奶。

30301652939392_.pic_hd.jpg

从本地牛奶到各国牛奶,从单一品种到无数品种,这背后的大功臣是两项关键的技术:UHT技术(超高温瞬时灭菌工艺)和无菌包装技术

有了这两项技术,常温奶的保质期一下子从几天延长到了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牛奶加工周期短、保鲜要求高、难于储存与运输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这个关键性的变化,打破了国内乳企发展的地域限制,开启了中国乳业十年黄金发展期,伊利、蒙牛等奶企得以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大企业,中国奶业的集中度不断上升。

而无菌包装看似只是一件小小的“衣服”,其实技术含量并不低,对厂商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准、研发实力、质量控制、产能供应、资金实力和售后服务管理有着严格要求,行业门槛较高。

因此,发明了无菌包装技术的某外资供应商,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通过将灌装机与无菌包装产品捆绑销售的方式,基本垄断了无菌包装市场,市场份额畸高且具有定价权,由此攫取巨额收益:曾有媒体指出,每盒牛奶,包装商要拿走75%的利润,奶企只能留下25%。

事情的转机同样也来自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国家打击外资垄断力度增大,保护了国内无菌包装市场的正常竞争环境和良好市场秩序,另一个也是更重要的,是国内无菌包装厂商的崛起。

新巨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新巨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规模化生产无菌包装的本土企业之一,现已成为我国内资控股第一大无菌包材供应商,也是全国50亿包以上无菌包材销售量中的唯一内资控股企业。

新巨丰主营业务为无菌包装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凭借自主研发的高品质产品,相对于外国厂商的定价、成本和本地化优势,还有优质快速的服务,新巨丰逐步积累了大量业内知名客户,包括伊利、新希望、夏进乳业、欧亚乳业、庄园牧场等国内知名液奶生产商和王老吉、东鹏饮料等知名非碳酸饮料生产商。

其中,以国内最大的无菌包装液态商、2019年市场占有率高达34.9%的伊利为例,新巨丰从2009年开始与伊利合作,至今已有近12年,现已成为伊利第二大辊式无菌包装供应商,二者的交易规模呈平稳上升趋势。
30311652939403_.pic.jpg

根据益普索出具的研究报告,2017年-2019年,新巨丰在国内液态奶无菌包装销售量市场份额分别为 8.4%、8.9%和 9.2%,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新巨丰的营收与净利润也由此得到了稳定增长,2018-2020年,公司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近40%

30321652939408_.pic.jpg
从行业来看,中国无菌包装市场在过去五年经历了快速增长。根据测算,2015 年至2019年,中国无菌包装年均增长7.98%,预计未来三年年均增长率为6.32%。

新巨丰下游客户对无菌包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国内液态奶市场中,常温奶保持高速增长,并且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该现状。根据益普索的研究报告预测,2019年至2022年液态常温奶的年均增速约4%,预计到2022年,常温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53.7万吨。

与此同时,进口替代需求仍在持续扩张,使得近年来无菌包装行业外资厂商的市场份额逐步下降。

纸质无菌包装产品是液态奶保质的核心,在无菌包材被外资主导的情况下,为了维护采购供应安全和降低采购成本,下游奶企必然要多元化纸质无菌包装供应商结构,选择国内主供应商,实施进口替代,降低对外资供应商依赖。

目前,国内主要奶企对于无菌包装行业进口替代的需求基本已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和战略规划,未来进口替代的空间非常广阔。

而新巨丰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加大下游客户开发等方面不断巩固其在无菌包装行业的市场地位,在下游客户中的市场渗透率仍有上升的空间。

基石资本认为,中国乳制品行业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高端常温产品市场仍然保持每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新巨丰作为国内液态奶及非碳酸饮料无菌纸包装行业的领先制造商,坚持致力于研发高品质的食品包装方案,已与头部乳制品企业形成长期战略合伙关系,未来增长将持续受益于乳制品行业的蓬勃发展。 

几年前,我曾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繁荣的根基是什么?

我认为是“重商主义(这里借指市场经济)”与“儒家文化”这两个因素的核聚变,只要我们的体制大门开一条小小的缝,中国老百姓与生俱来的聪明、勤奋、奋不顾身,几千年穷怕了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就能创造一个新天地。

2021年,我见到一个新能源公司的董事长,谈及张维迎所言“直到20世纪70年代,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比唐宋时期好多少”,他说这是真的,1978年他没有见过电,全家所有家当是一个小木柜。1979年,我的好朋友,一个咨询集团的董事长考上了大学,报到前他勤工俭学,骑六七十里山路卖冰棍,山里的一户人家,用几个鸡蛋和他换了一根,全家人排成一排每个人吮吸一囗。

在改革开放前,这是中国普遍的景象。而我们这一两代人,在改革开放后,怀抱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40多年过去,我们看到,轻舟已过万重山。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怎么赞扬也不为过!

而另一方面,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这也就注定了,我们上山的道路,更加的陡峭。同时,中国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其发展正常就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我们讲究的是实用主义,中国的政策也是因时、因势而变的。

因此,并非一些简单的因素就能够遏制中国的增长,只要不出现战争这样会扰乱经济进程的极端因素,只要中国依然坚定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保护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的前进步伐就是坚定不移的。

如果认同这一点,那么无论是短期的政策、市场变化还是长期的中美对抗,都不会让我们产生太大的焦虑。

具体从我们做企业和做投资来讲,也无需过度悲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衰落的同时,也永远有一些行业和企业在崛起。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我们不必纠结于半导体仿佛一年紧缺、一年过剩,因为问题的核心不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离不开半导体技术,而中美对峙、科技封锁,将进一步迫使中国在所有科技领域谋求自主可控,进一步迫使中国以举国体制解决创新问题。同时,当一项投资吻合科技进步趋势和政策引导的双重影响时,其估值亦将脱离传统财务模型。这些才是中国硬科技投资的重要的底层逻辑。

看待资本市场,我们更不必计较一时的股价波动。回顾历史,在资本市场发生剧烈调整时,那些优质的企业往往也会出现大幅下跌,但不同的是,优秀企业不仅能收复失地,还能再攀高峰。因此,我们继续坚定地布局那些有核心技术、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而从我们的投资经历来看,那些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最终都带领我们穿越了周期,并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回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