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陈延立:机会将属于有准备的人

2018.12.28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2018年12月21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亚洲产业与资本峰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各位机构投资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2019年资产配置与投资策略,基石资本合伙人陈延立出席并参与了“资产配置专场”圆桌论坛,陈延立表示,2019年的投资机会可能会好于2018年,投资的重点应该是把握优质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
“2019年肯定很多机会,机会将属于有准备的人

 (以下为陈延立发言实录)

image.png


重在把握估值和成长
        

大家讨论了宏观经济、政策和趋势,但我们基石资本坚持“不看宏观经济”的投资策略。因为我们觉得投资是很具体、很微观的事情,投资虽然与社会大趋势有关系,但更关键的还是看企业基本面和企业竞争力。

在投资行业的选择上,各家创投机构差别不大,消费、科技创新、医疗等也大同小异。但是为什么机构之间的业绩有差别?这是由于机构具体投资决策、具体的投资标的不同。

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持续的产业跟踪上,选择在细分行业中竞争力更强的企业,唯有如此,投资机构才能存活下来、才能持续成长。

我们认为,投资的关键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把握企业的成长,二是企业的估值。在投资的企业成长性比较好的情况下,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不会是生死问题;而从估值角度来说,就要回避热点、规避泡沫。

今年二级市场杀估值、挤泡沫很厉害,但现在是不是到位了?不好说。我们看到还有大量的垃圾股估值依然很高,但这其中可能有制度因素:比如说IPO非常难,退市非常难,上市标准非常高等等。


把握优质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

        相对来说,现在有技术积累、含金量比较高的龙头公司,它们的估值处在相对合理的位置,所以我们的策略还是看优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经济困难的时候确定性反而更高,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也是如此,这也是价值投资的精髓。当然,我们做创投的,相对而言,更看重的是企业成长,考量因素包括企业的基本面、企业竞争力等等。

我们在选择投资企业时,希望公司的老板有企业家精神、专注于主业。刚刚也听了一些嘉宾谈到跨界、多元化、平台融合等等,我觉得如果我要选择企业的话,看到这些字眼,我可能会倒退三米,我不会和它们太亲近,因为我希望我们投的企业是专注主业的,而且在各方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包括管理、研发、市场。

总体而言,企业的成功不是单兵突进,而是看谁的短板更短,长板更长,是综合因素,我们是基于中长期的角度来选择投资标的的。

image.png

至于目前热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消费等,我们也非常关注,也投了一些企业。但我们选择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即只投龙头企业、只投有把握的企业,因为我们的钱都是客户的钱,我们不能说为了痛快追一个风口,听起来很好听,但结果却并不一定好。投资最终还是要看结果,我们投资不仅要把本金拿回来,而且还要赚钱,这是我们投资的一贯原则,相对于同行,我们投资项目是比较少的,我们一直坚持集中投资、重点服务的原则。

从未来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规律来讲,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对于优秀的企业而言,无论是政府、还是像我们这样的投资机构,还是资本市场,都会有更多的资源向它们倾斜,所以投资一定要投有优势的龙头企业。       



几年前,我曾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繁荣的根基是什么?

我认为是“重商主义(这里借指市场经济)”与“儒家文化”这两个因素的核聚变,只要我们的体制大门开一条小小的缝,中国老百姓与生俱来的聪明、勤奋、奋不顾身,几千年穷怕了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就能创造一个新天地。

2021年,我见到一个新能源公司的董事长,谈及张维迎所言“直到20世纪70年代,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比唐宋时期好多少”,他说这是真的,1978年他没有见过电,全家所有家当是一个小木柜。1979年,我的好朋友,一个咨询集团的董事长考上了大学,报到前他勤工俭学,骑六七十里山路卖冰棍,山里的一户人家,用几个鸡蛋和他换了一根,全家人排成一排每个人吮吸一囗。

在改革开放前,这是中国普遍的景象。而我们这一两代人,在改革开放后,怀抱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40多年过去,我们看到,轻舟已过万重山。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怎么赞扬也不为过!

而另一方面,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这也就注定了,我们上山的道路,更加的陡峭。同时,中国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其发展正常就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我们讲究的是实用主义,中国的政策也是因时、因势而变的。

因此,并非一些简单的因素就能够遏制中国的增长,只要不出现战争这样会扰乱经济进程的极端因素,只要中国依然坚定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保护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的前进步伐就是坚定不移的。

如果认同这一点,那么无论是短期的政策、市场变化还是长期的中美对抗,都不会让我们产生太大的焦虑。

具体从我们做企业和做投资来讲,也无需过度悲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衰落的同时,也永远有一些行业和企业在崛起。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我们不必纠结于半导体仿佛一年紧缺、一年过剩,因为问题的核心不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离不开半导体技术,而中美对峙、科技封锁,将进一步迫使中国在所有科技领域谋求自主可控,进一步迫使中国以举国体制解决创新问题。同时,当一项投资吻合科技进步趋势和政策引导的双重影响时,其估值亦将脱离传统财务模型。这些才是中国硬科技投资的重要的底层逻辑。

看待资本市场,我们更不必计较一时的股价波动。回顾历史,在资本市场发生剧烈调整时,那些优质的企业往往也会出现大幅下跌,但不同的是,优秀企业不仅能收复失地,还能再攀高峰。因此,我们继续坚定地布局那些有核心技术、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而从我们的投资经历来看,那些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最终都带领我们穿越了周期,并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回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