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VC、PE投资,到控股并购投资,基石资本正在进行新一轮投资布局。
2018年,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带领基石资本与地方国有资本运营平台首次展开合作,筹划组建纾困基金,同时开始大范围的筛选标的与谈判。
不过由于投资项目尚未落地,涉及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规范,张维并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
值得注意的是,他身处深圳,对全国范围内打响纾困第一枪的投资环境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他对于纾困基金标的的筛选,有着自己的理解,认为应该遵循近三年净利润符合增速超15%,商誉占净资产比低于20%等七大量化指标。
12月6日、12月14日,经济观察报记者两度专访张维,试图还原以深圳为代表的最新一轮纾困投资样貌。
经济观察报:什么样的企业值得救?
张维:纾困,是指一些企业陷入流动性的困境,通过短期的特殊的一些行为,通过股权或者债权以及股债结合的方式,帮助他纾解流动性,从而使企业避免负向循环。
首先从救助的角度来讲,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出手,救助本身不是常规性行为,导致了更多的不公平,导致了道德风险的逆向选择。我认为基本原则是救急不救穷。
经济观察报:如何精准把握“救急不救穷”的边界?
张维:这就要建立一个标准,什么叫穷?是指企业整个基本面很糟糕,主业混乱,盈利能力微弱,财务也混乱,甚至收购兼并一大批不良资产的企业。这些企业不是我们理想的救助对象,这些企业不应该救,该破产的应该破产。只有这些企业破产了,它的市场份额才能“贡献”出来,优秀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经济观察报:您在会上提到将与国资平台合作,参与上市公司纾困,这项合作最早发端于何时?最新进展又是什么?
张维:这次合作是近两个月的事,自从深圳地方传出成立纾困基金消息,我们就开始探讨组建合资公司,同时开始大范围、广泛的筛选标的和谈判,我们有望在今年12月21号左右完成第一单交易。
经济观察报:基石资本此次成立的纾困基金对于标的的筛选标准是怎么样的?有量化标准吗?
张维:我们对企业用七个量化标准来衡量,包括当前PE(市盈率)低于历史平均20%以上;这个行业与宏观经济相关性低,资产负债率小于70%,2018年预测今年ROE(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0%,市值为20亿元以上,近三年净利润符合增速超15%,商誉占净资产比低于20%等七大量化指标筛选,目前来看,大概有373家符合标准。
经济观察报:有一个基础的问题,钱从哪儿来?
张维:根据已有的公开信息统计,宣布成立的纾困基金规模合计已经达到4850.5亿元,券商主导的纾困基金规模最大,达到2227.5亿元,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纾困基金达到1800亿元。深圳、北京、上海等14个地方政府及国资已陆续成立“纾困”专项基金,合计成立规模约1800亿元。此外,河南、杭州及广东顺德等已公告设立但未披露具体金额。保险资管纾困专项产品合计780亿元,纾困专项债在沪深交易所发行43亿元,公募基金的纾困产品,监管层通知已下发,预计首个专项基金产品很快落地。
不过,由于目前纾困基金的落地案例仍不多,纾困基金大规模落地或仍然需要一些时间。
经济观察报:您如何评价深圳市政府的救市行为?截至到目前,效果如何?
张维:我觉得现在评估其实还为时过早,因为救市这件事刚刚拉开序幕,行业内对这方面的认知操作的手法,总结得还不够。未来需要一套明确的标准,例如需要明确,到底该救谁?用什么方法救?救了之后怎么管理?如何积极干预公司治理?又如何合理退出?这些都需要在救市之前建立规则。
从深圳市已经安排的数百亿专项资金来看,披露出以下产品细节。
整体运作方式上,是债权+股权,组合拳方式,“建立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支持机制”和“设立优质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专项基金”。投资形式上,则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资金投向过桥贷款、委托贷款、债权收购、股权收购等。债权管理方式是由高新投、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集团等作为管理机构来执行,相关利率的“指导价”不超过9%。股权管理方式是由鲲鹏基金等国资投资平台来执行,发起设立优质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专项基金,以股权收购方式缓解实际控制人资金流动性压力。
至于标的筛选原则,要求必须是在深圳市工商注册的实体经济优质A股上市公司,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和现代供应链等领域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应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同时实际控制人无重大违法违规和重大失信记录。
经济观察报:如何看待国资出手救助个股?
张维:国资和政府资金入市需要建立规则,否则道德风险很大。善于跑政府关系的劣质企业有可能拿到宝贵的资金资源,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国资以及政府出手救助的一般不应该是个股,如果是个股的话,需要一开始就公示、公开标准,就资金来源、退出方式和管理方式作出界定,而不是边走边看,更不能未建立规则就出手救助。很多政府部门已经出手拿下了不少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此类控股权投资尤其要慎重,因为风险巨大。我们不能说控股之后不去管,交由原来的管理层去管。控股性投资要么符合政府投资的规则和战略,要么不符合,不符合那为什么买?管理层原来掌握的上市公司正是因为管理无章、没有做好,才会让出控股权,所以,对待这类被控股企业,不仅得行使董事会的三项重要职责:战略、高管任免奖惩、审计与财务监督,更要行使运营监控的职责。
经济观察报:纾困基金的落地难点在哪里?
张维:大体上,纾困基金快速落地存在三大难点:一是不同出资人意见存分歧,统一意见需时间;二是优质标的稀缺,瑕疵标的涉及诉讼;三是企业特征差异大,一企一策需时间。
经济观察报:目前大部分纾困基金仍在落地阶段,有些受助企业尚未等到资金到账,就出现了被平仓的情况。作为参与此次纾困的私募股权机构之一,您认为纾困基金应该怎样去提高纾困效率,更有效、及时地纾解企业困境?
张维:从时间上来说,原来基金设立到事项变更耗时较长,需要从监管上开绿灯,中国基金业协会推出备案及重大事项变更“绿色通道”。10月21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对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纾解股权质押问题的私募基金提供备案“绿色通道”相关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为支持私募基金管理人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含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募集设立的私募基金和资产管理计划参与市场化、法治化并购重组,纾解当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问题,协会将对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和资产管理计划特别提供产品备案及重大事项变更的“绿色通道”服务。
二是从纾困基金的规格和规模来看,需要从国家层面来设立规格更高、规模更大的纾困基金。目前纾困基金的设立还是以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为主,包括保险、券商、私募等主体为主,带来的问题是各自利益诉求、出发点等均有较大不同,会影响救市效率;从纾困资金规模上来看,目前涉及股权质押风险基金的规模7000多亿元,统计显示目前纾困基金接近5000亿元,缺口还差2000多亿元,而且这个5000亿元实缴到位的资金可能并没有这么多,这也相当于提供的炮弹不是很充足。一旦市场发生较大浮动的波动,难免又出问题。这就相当于前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所说,在危机面前,你需要的是一个火箭炮。
第三点,从配套政策上来说,按照蒙代尔三角理论:资本的自由流动、货币政策完全独立、汇率稳定三项目标中,一国政府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项。
宽松的货币环境、贬值走向的人民币汇率将有助于我们实现资本市场稳定,并且会通过股市的恢复性上涨,解决目前的股权质押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经济观察报:目前,纾困基金主要是帮助上市企业缓解流动性危机。未来,作为企业的财务投资者,基石资本以及基金相关发起方会不会再通过其他方式,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纾困基金的长期投资价值?
张维:一是可以整合产业资源帮助企业成长,与纯二级市场投资者不同,目前基石资本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00亿元,从事股权投资超过18年,投资项目超过110家,基石资本可以从产业资源上帮助企业成长和发展。
二是帮助企业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治理结构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至为重要,过往多家企业在基石资本的帮助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公司得到了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