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媒体报道】基石资本:定增的安全边际光折价还不够

2016.07.01 基石资本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以下文章来源于创业资本汇 ,作者朱筱珊 赵春燕

创业资本汇
创业资本汇

新鲜可口的创业讯息在这里发酵,你创业我支持


    

本文转载自7月1日《证券时报》 作者:朱筱珊 赵春燕


基石资本的核心团队投资一级市场已有16年经验。近几年,基石资本开始向二级市场过渡,并进入日渐火爆的定增市场。“区别于专业做二级市场的投资机构,基石资本在二级市场的定增带有‘强烈的PE风格’。”基石资本管理合伙人陈延立在接受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采访时表示。

基石资本的数据统计显示,公司发行的14只定增基金,整体加权平均收益率超过30%。其中今年3月份清盘的弘唯基石一期定增基金为客户创造费后收益率70%,而基石资本去年股灾期间成立的三只基金目前收益率超过25%,年初熔断期间成立的两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5%。

取得如此不错的成绩背后是由于基石资本做定增延续了做PE的思维。而如何以PE的思路做定增?作为PE机构来投资优势有哪些?选股择时包括风险把控又会有哪些不一样?基石资本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释。

强烈PE风格对企业基本面严格把控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排名前十的普通股票型回报前十名收益率从最高的104.58%至第十名66.61%。对比来看,基石资本定增基金一期70%的收益率实则不低。

2013年,基石资本看到二级市场一些公司的估值甚至低于PE价格,就开始着手定增基金的筹备工作。不过,即便有16年股权投资经验,基石资本在选择进入二级市场时并非有着百分百的信心。基石资本执行董事张宗友表示,在进入二级市场方面,基石资本的信心是逐步增强的,而信心的来源,则是 “强烈的PE风格”。

所谓“PE风格”,基石资本是这样解释的,具体来看有三点:一是PE机构对行业的研究和理解深刻,“事无巨细”的对企业进行调研是PE机构的习惯,不论是相对成熟稳定的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PE机构对其理解和研究都相对深刻,而基石资本重点关注大量新兴行业的企业。

“对企业基本面的把握才能获得真正的非对称信息。” 张宗友表示,“获得真正非对称信息还需要独立判断能力。”

以基石资本所投资的蓝思科技为例,今年4月,蓝思科技拟定增50亿元,面对智能手机市场下滑,投资者怀疑蓝思科技作为智能手机产业链上最大的企业,下滑速度更快,最终实际募资仅六成左右,不及预期。而面对市场相对统一的判断,张宗友和陈延立则认为当智能手机市场下滑时,蓝思科技的大客户苹果和三星都会选择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从这点看,苹果和三星对蓝思科技的依赖度应该不降反升,在这过程中,一家蓝思科技下游的企业,也是基石资本投资的企业之一,透露了蓝思科技加大了对他们的订单的信息,种种判断结合在一起,基石资本参与了蓝思科技的定增认购。截至今年6月,股票账面盈利超过60%,证明了独立判断的重要性。

其次,参与定增基金对持有时间有严格规定,这正好符合基石资本“中线持股”的策略。陈延立表示,PE机构在二级市场“选时”上不及公募基金灵活,反应相对迟钝,但中线持股的策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选时上的不足。同时,“抑制投资冲动”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同样的作用,以基石2016年1月新设的基金为例,直到4月,基金连投了3只股票,在这之前,基金抑制住了立刻投资的冲动。

此外,基石资本采取的另一策略是重点投资。除去专项基金,单只基金主要投资3-5只股票。

“定增的安全边际不是来源于获得一定的折价,”陈延立表示,“应该是机构对基本面的把握创造了足够的安全边际。”

年内新增基金管理规模近20亿元

基石资本从2013年开始筹备定增基金,已经发行各类定增基金14只,截至目前没有一只亏损。近日,基石资本定增基金“歌菲诺宝创世基石定增2号”和“弘唯基石定增3期”两只产品均已进入投资期,总规模近12亿元,至此,基石资本定增基金今年新增管理规模已近20亿元,整体定增基金管理规模约为50亿元。

“基石的定增收益不会是最高的,我们的定位是低风险、中等收益的投资策略,”陈延立告诉记者,“做定增不关心它有多少折价,而是看值不值得中线投资,要拿得住。”

陈延立还向记者透露,此前被市场热炒的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四个行业,基石资本都没有参与,他认为“我们一个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人多热闹的地方,我们去的比较少”。

针对定增的风险,很多人认为是流动性,即买了以后会卖不掉,陈延立并不认同此类观点,“二级市场有流动性,定增真正的风险不是有没有流动性,而是对于企业的把握和判断,有没有到那种能够给创造足够的安全边际。”

(编辑:韦依祎,责任编辑:魏锦秋,审阅:杜志鑫)

几年前,我曾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繁荣的根基是什么?

我认为是“重商主义(这里借指市场经济)”与“儒家文化”这两个因素的核聚变,只要我们的体制大门开一条小小的缝,中国老百姓与生俱来的聪明、勤奋、奋不顾身,几千年穷怕了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就能创造一个新天地。

2021年,我见到一个新能源公司的董事长,谈及张维迎所言“直到20世纪70年代,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比唐宋时期好多少”,他说这是真的,1978年他没有见过电,全家所有家当是一个小木柜。1979年,我的好朋友,一个咨询集团的董事长考上了大学,报到前他勤工俭学,骑六七十里山路卖冰棍,山里的一户人家,用几个鸡蛋和他换了一根,全家人排成一排每个人吮吸一囗。

在改革开放前,这是中国普遍的景象。而我们这一两代人,在改革开放后,怀抱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40多年过去,我们看到,轻舟已过万重山。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怎么赞扬也不为过!

而另一方面,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这也就注定了,我们上山的道路,更加的陡峭。同时,中国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其发展正常就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我们讲究的是实用主义,中国的政策也是因时、因势而变的。

因此,并非一些简单的因素就能够遏制中国的增长,只要不出现战争这样会扰乱经济进程的极端因素,只要中国依然坚定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保护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的前进步伐就是坚定不移的。

如果认同这一点,那么无论是短期的政策、市场变化还是长期的中美对抗,都不会让我们产生太大的焦虑。

具体从我们做企业和做投资来讲,也无需过度悲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衰落的同时,也永远有一些行业和企业在崛起。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我们不必纠结于半导体仿佛一年紧缺、一年过剩,因为问题的核心不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离不开半导体技术,而中美对峙、科技封锁,将进一步迫使中国在所有科技领域谋求自主可控,进一步迫使中国以举国体制解决创新问题。同时,当一项投资吻合科技进步趋势和政策引导的双重影响时,其估值亦将脱离传统财务模型。这些才是中国硬科技投资的重要的底层逻辑。

看待资本市场,我们更不必计较一时的股价波动。回顾历史,在资本市场发生剧烈调整时,那些优质的企业往往也会出现大幅下跌,但不同的是,优秀企业不仅能收复失地,还能再攀高峰。因此,我们继续坚定地布局那些有核心技术、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而从我们的投资经历来看,那些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最终都带领我们穿越了周期,并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回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