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细胞培养基第一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奥浦迈科创板过会

2022.04.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2022年4月13日,基石资本所投企业、国内培养基龙头奥浦迈的首发上市申请被科创板上市委审批通过。

1.png


奥浦迈是一家专门从事细胞培养产品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细胞培养基和CDMO服务供应商之一。

据沙利文咨询研究,2020年度,国内培养基市场中,奥浦迈在国产厂商中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奥浦迈已累计服务国内外超过500家生物制药企业和科研院所,50多个临床蛋白/抗体药采用公司培养基和CDMO服务,在行业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国有生物制品开发企业,也包括长春金赛、康方生物等大型制药企业。
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品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料,是影响生物药临床前开发及商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是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中信建投报告显示,生物制药培养基是全球生物制药最重要的上游耗材之一,在2020年生物制药耗材市场占比达到35%。

2020年生物制药耗材分品种市场占比

29181652924682_.pic.jpg

数据来源:Research and Markets,Markets and Markets,中信建投等


近年来,生物药尤其是抗体以及疫苗产品的研发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带动了生物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培养基市场需求的大幅提升。其中,无血清、化学成分确定的培养基逐渐成为主流。

据沙利文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培养基市场规模达到了15.2亿元人民币,2016-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2.3%,预计2025年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将达到54.4亿元人民币,2020-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9.0%。

然而,由于培养基开发的技术壁垒极高,国内细胞培养基长期依赖进口,尤其是在无血清培养基配方和工艺技术领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物制品发展的自主可控。整体来看,三大进口厂商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中高端培养基市场进口垄断的格局更是尤为明显。

近年来,在国内厂商的技术不断完善、医保目录药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导致的上游生产控费和因疫情等因素影响带来的进口产品的供货风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细胞培养基产品的进口替代动力不断增强,中国培养基市场进口规模占比逐步下降,趋势明显。

在此过程中,奥浦迈自主研发的无血清培养基打破了国外少数公司对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垄断,不仅在国内培养基市场占据一定份额,还已实现少量出口,并取得了海外客户的肯定。

奥浦迈的无血清培养基产品在产品配方、质量控制、批次生产方面均已构建一定的技术门槛,公司的培养基产品在实现细胞生长高表达量的基础上,能够保持批次间稳定,满足客户对多项性能指标的诉求。目前,基于公司核心的培养基优化工艺,公司产品能够在细胞生长、抗体表达、抗体质量等多项测试指标中表现优异。与此同时,基于公司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和产业化生产平台,公司产品生产工艺稳定,无论是细胞密度、细胞生长还是抗体表达方面,均能够在生产中表现出稳定、一致的产品参数。

经过在培养基开发领域近10年深耕,奥浦迈积累了丰富的竞争优势,包括培养基开发和定制化的技术优势、大规模培养基产品的生产优势、完整的细胞培养基类型、细胞培养产品与委托开发服务的协同整合优势等。

29191652924744_.pic.jpg

在拥有高品质培养基产品的同时,奥浦迈也建成了抗体药物开发CDMO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从抗体工程人源化筛选、细胞株构建、工艺开发到中试生产以及临床I&II期样品生产的全流程服务,加速新药从基因到上市申请(DNA-to-BLA)的进程。

奥浦迈将开发的针对不同细胞和表达体系的培养基与自主研发的 CDMO 服务平台相结合,成功实现了客户的双向转化。

29201652924774_.pic.jpg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从5852.11万元增长至21268.33万元,净利润则从亏损1226.54万元变为盈利6039.37万元,成长迅速。

基石资本董事总经理黄翊玲表示:供应链自主可控,是生物制药产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核心原料及装备国产化东风已至,奥浦迈是其中的突围者和佼佼者,是中国“智”造的缩影。我们很荣幸,能够陪伴和近距离见证奥浦迈的成长,也衷心祝贺肖博和团队,收获新的里程碑,踏上新征途。期待鸣锣日!

几年前,我曾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繁荣的根基是什么?

我认为是“重商主义(这里借指市场经济)”与“儒家文化”这两个因素的核聚变,只要我们的体制大门开一条小小的缝,中国老百姓与生俱来的聪明、勤奋、奋不顾身,几千年穷怕了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就能创造一个新天地。

2021年,我见到一个新能源公司的董事长,谈及张维迎所言“直到20世纪70年代,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比唐宋时期好多少”,他说这是真的,1978年他没有见过电,全家所有家当是一个小木柜。1979年,我的好朋友,一个咨询集团的董事长考上了大学,报到前他勤工俭学,骑六七十里山路卖冰棍,山里的一户人家,用几个鸡蛋和他换了一根,全家人排成一排每个人吮吸一囗。

在改革开放前,这是中国普遍的景象。而我们这一两代人,在改革开放后,怀抱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40多年过去,我们看到,轻舟已过万重山。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怎么赞扬也不为过!

而另一方面,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这也就注定了,我们上山的道路,更加的陡峭。同时,中国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国,其发展正常就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我们讲究的是实用主义,中国的政策也是因时、因势而变的。

因此,并非一些简单的因素就能够遏制中国的增长,只要不出现战争这样会扰乱经济进程的极端因素,只要中国依然坚定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保护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的前进步伐就是坚定不移的。

如果认同这一点,那么无论是短期的政策、市场变化还是长期的中美对抗,都不会让我们产生太大的焦虑。

具体从我们做企业和做投资来讲,也无需过度悲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一些行业和企业衰落的同时,也永远有一些行业和企业在崛起。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我们不必纠结于半导体仿佛一年紧缺、一年过剩,因为问题的核心不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离不开半导体技术,而中美对峙、科技封锁,将进一步迫使中国在所有科技领域谋求自主可控,进一步迫使中国以举国体制解决创新问题。同时,当一项投资吻合科技进步趋势和政策引导的双重影响时,其估值亦将脱离传统财务模型。这些才是中国硬科技投资的重要的底层逻辑。

看待资本市场,我们更不必计较一时的股价波动。回顾历史,在资本市场发生剧烈调整时,那些优质的企业往往也会出现大幅下跌,但不同的是,优秀企业不仅能收复失地,还能再攀高峰。因此,我们继续坚定地布局那些有核心技术、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而从我们的投资经历来看,那些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最终都带领我们穿越了周期,并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回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和创新者思想共振

订阅基石资本
订阅基石资本电子邮件,获取基石新闻、项目进展及最新研究通讯

提交